近年来,昌宁县检察院牢固树立人才是“第一资源”理念,注重人才资源的挖掘和培育工作,坚持“谋事先谋人”,持续推进“人才强检”战略,着力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检察铁军。
完善人才培养机制,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。深入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队伍建设的意见》《关于加强云南省检察机关新时代业务能力建设的意见》,持续落实《昌宁县人民检察院新时代检察人才培养规划(2022-2026)》,以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方针为指导,把贯彻落实最高检和省、市检察院的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措施融入其中,构建“五学联动”学习教育机制,着力打造“领导型人才+法律监督人才+综合业务人才+服务保障人才”的检察人才培养矩阵,建立职业导师帮教制度,人才梯次培养计划,科学规划人才发展路径,立足当下、着眼长远,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效。重视青年检察人才的教育培养,为青年干警搭建青年检察官论坛、青年读书会等学习交流平台,开展业务竞赛、公诉人律师辩论赛、检察官讲办案故事、全国检察机关十大业务系列教材学习成果交流等“学、练、赛、训、研”活动,让青年人才在重大案件办理、重点工作一线“尽显其能”,想方设法优化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环境。2023年以来,1人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,1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,1人被评为市级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优秀个人,2人被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,2人撰写的调研文章被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评定为二等奖,2人撰写的论文获评云南省检察机关“检护民生”主题征文优秀奖,1人被省委政法委、省司法厅评为省级调解能手。

激昂队伍精气神,为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。传承“荣誉等于责任”的院训,秉承“团结干事、和谐共事、快乐工作、健康生活”的理念,大力弘扬“求实、务实、落实”的昌检“一根丝”精神,以“抓班子、带队伍、促业务、求发展、创一流”为思路,深化精品小院建设,通过“一引领五推动”工作法(以党建为引领,实现目标推动、管理推动、文化推动、团结推动、服务推动),党建引领,政治业务深度融合、一体推进,保障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。近年来,努力推动党建与检察工作融合共进,《三把尺子划出方圆 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锻造人民满意的昌宁检察队伍》获评云南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“十佳”典型案例。持续优化政治生态,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20次被县委评定为优秀。持续保持创先争优热情,2023年以来,19名干警分别获得省、市、县级表彰。
培育特色检察文化,厚植高质量发展根基。深化“文化润检”理念,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、保障、支撑作用,突出地域性、原创性和融合性,赋予党建文化、管理文化、诉讼文化、廉洁文化、检·茶文化“五个文化”品牌新的时代内涵。着力建设“清廉小院”,构建具有检察特色的“十廉文化”,用廉洁文化涵养风清气正政治生态。推出为民办实事名片“检·茶”同行者品牌,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下沉中小企业、社区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。成立“溯·光”检察官普法团队,以“让你始终迎着光、做一个最好的你”为团队理念,以诗歌普法、情景剧、短视频、讲座等多种形式播撒法治阳光,助力基层社会治理。拍摄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微电影《溯·光》被“学习强国”平台、最高人民检察院视频号采用,并入选全省第二季度优秀网络视听节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