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领导让我参加脱口秀,说是因为我颜值最高最帅。我一听,完了……”主讲人以自嘲开场,迅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。
他将公益诉讼形象地比喻为检察院“多管闲事”的艺术,并通过两个生动案例,让晦涩的法律术语变得通俗易懂。第一种“闲事”是“相关单位不履职,我们催他”。以澜沧江生态保护为例,主讲人讲述了检察机关如何运用“实地勘查+无人机航拍+水质快检”等高科技手段调查取证,向履职不到位的监管部门发出《检察建议书》。“简单说,就是:喂,醒醒!别摸鱼了!再不麻利点干活,我们就要动真格的了!”幽默的比喻引得观众会心一笑。第二种“闲事”是“有人偷砍咱们的树,我们告他”。通过“光头强”砍树的生动比喻,诠释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作用:“我们代表的不是某个人,而是代表这片森林,代表全县老百姓的生态环境利益去法院告他!”“恢复植被就是公益诉讼法律的‘仪式感’,也是对生态的‘悔过书’!”这一巧妙比喻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。